更何况他是大明朝的沈王,就算和张氏感情再好,也是要考虑自己的香火,要考虑王系传承。
见完了二十一子,老朱要见第二十二子,安王朱楹。虚岁十九,刚刚成亲不久,同样也是没有子嗣。老朱谈不上特别着急,但是也希望自己的二十二子能够争气一点。
“还是你强些,比你皇爷爷、比你爹都强。”老朱笑眯眯的看着小小朱,随即说道,“你皇爷爷以前就惦记着你皇祖母,你皇祖母不在了他就喜欢那个吕氏。你爹也好不到哪去,后宫妃嫔不多,整日就围着你娘打转。”
吃着荔枝的小小朱则满不在乎的说道,“咱爹还去皇贵妃那,淑妃、贤妃那也去,还有昭仪、婕妤,咱爹也都去她们那歇着。咱爹就是不喜欢她们,咱都知道。咱爹喜欢理政,不喜欢女子。”
“那也还成,子嗣现在不多,也不算少。”老朱笑着说道,“你可别学你爹,别到时候只惦记着吃零嘴,想着政事。你可是咱大明的皇储,你的子嗣也是干系着江山社稷。”
小小朱一本正经点头,只是话就有些敷衍,“咱知道了就是,咱只要一成亲就生小子。”
安王朱楹这个时候也到了乾清宫,规矩参拜,“儿臣拜见父皇陛下,臣见过皇太子殿下。”
小小朱表情严肃,已经放下了荔枝,捧起来了大圭站在老朱旁边。
“朱文垠见过二十二王爷。”
老朱笑着抬了抬手,说道,“都是一家人,莫要这般客套。”
朱楹其实很想吐槽,主要就是这样的一些客套、见外的规矩,都是老朱制定的。甚至老朱为了提升小小朱的地位,故意让小小朱捧着天子大圭站在旁边。
要是按照老朱最初制定的规矩,这是藩王入朝拜见的时候的流程。可是现在呢,考虑到小小朱的年龄和身份,老朱特意拔高小小朱的地位,让小小朱的那些爷爷辈的亲王们规矩拜见。
没办法,这就是天家,虽然是家人,但是同样也是君臣,规矩必须要明确起来。
“刚见了你二十一哥,咱和太子都叮嘱他要早些有子嗣。”老朱开口,对朱楹说道,“你自个也该上心一些,莫要多做一些荒唐事。想想你八哥,咱只能除了他的国。”
老朱的八子潭王朱梓,在洪武二十三年就因为王妃娘家牵涉入胡惟庸案,这才十分不安,携王妃自焚而死,年仅二十二岁。没有子嗣,自然就是国除。甚至没有谥号,这连盖棺定论都不算。
朱楹其实也知道,当初八哥自焚,没有那么简单。虽然看似是王妃娘家卷入胡惟庸案,但是这里头还有很多其他的门道。
宗室里头也有谣传,齐王朱榑、潭王朱梓的母妃都是达定妃。而早年间齐王朱榑在当时的皇太孙奉旨巡边的时候怠慢,这也使得达定妃彻底失宠,以及齐王朱榑这些年一直被冷落。
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真相,那就是很难说的一件事情了,不过宗室里头不少人信这个说法。
老朱勉励、敲打了一下二十二子。哪怕老朱一直毫不掩饰的偏爱嫡长一脉,但是对于其他的儿孙也不差,尤其是这些没有子嗣的儿子,更是需要关心。
轮到二十三子唐王朱桱,小小朱在见礼后立刻说道,“二十三王爷,皇爷爷刚刚还说了要为二十三王爷行加冠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