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精彩小说网>网游小说>铁骨 > 第一六四一章 蒲公英的约定
    明镜曾是西北军的老兵,中原大战期间,在河南被俘虏后参加安家军,由于家人都在那场遍及中国北部地区的大饥荒中饿死,他显得沉默寡言,不爱与人沟通,只知道玩命地训练、战斗,先后参加淞沪、长城和滇西抗战,多次立功。

    四年前,安家军大裁军,明镜因识字不多、兼之年龄超过三十五岁还没个家,成为退役的优先对象,由叙府绥靖公署统一安排工作,进工厂当工人,并且多次给他介绍对象,但明镜工作一段时间后,不愿意过如此平淡的生活,于是在情报部门秘密选拔洪兴社冲锋队武装骨干时,果断加入,随后就到了香港,然后又到了曼谷,经过四年的努力,终于成为了今日的中队长,参谋部授予的军衔为上尉。

    明镜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激动过了,这个三十九岁的汉子抬着头,非常羡慕起那些降落伞下面的士兵,如果可以让他选择的话,他宁愿只作一个默默无闻的伞兵,只要能够经常参加这种伟大的战斗,死而无悔。

    空中,此次任务的指挥官——空降第一师师长凌星稳稳地走到打开的运输机机舱后口,一千五百米的高空中,风声在耳边呼呼作响,虽然这里是处于热带的暹罗,但在这个高度,气温只有十多度,让凌星的大脑一下子清醒许多。

    这位蓝狐大队前大队长,曾经赫赫有名的江洋大盗,在创建空军特种大队及解放南华的过程中立下大功,空降师扩编为军后,凌星便被任命为第一师师长,晋衔少将。

    凌星注目看了一下,从空中一眼望去,无数的白色花朵在向下飘落,地面上篝火组成了一大块标识点,整个伞降区域的面积,比起伞兵们平时训练的地方要大上许多,因此此次空降的难度并不大。

    凌星转过头,向跟在身后的弟兄说道:“大家跟着我向下跳,就像你们平时训练的那样,只要保持一个轻松平和的心情,非常容易的......好了,地上见!”

    说完,凌星就向机舱口跳了下去,在双脚离开机舱的那一刻,身体一下子变得无比轻松,由下而上的风,吹得他睁不开眼睛,不过这种状况只持续了短短几秒钟时间。降落伞打开时那熟悉的声音,让凌星稍微有些加速的心脏,迅速恢复平静,美丽的夜空中,顿时又添加了一朵漂亮的蒲公英。

    由于降落伞大大地张开,凌星下落的速度,一下子减到非常安全的程度,他慢慢睁开眼睛,欣赏美丽的空中景色。凌星的周围,到处都是挂着伞兵的蒲公英,这里没有喧闹,但似乎连空气都是活跃的,这时那些最先跳伞的伞兵们,已经安全降落到地面,一朵朵绚丽的蒲公英,很快便萎缩谢幕了。

    借着微弱的星光和地面的篝火,凌星快速地判断双脚与地面的距离,在夜色下跳伞,最容易出现伤亡的是因为距离判断错误而导致足踝扭伤。

    地面的距离越来越近,凌星双脚踩到了地上,然后跟着降落伞一切跑了一会儿,把下冲的劲道全部通过跑步泄到地上。感觉差不多了,凌星毫不迟疑地拔出锋利的匕首,将降落伞的绳子快速划断,迅速摆脱了降落伞的束缚。

    凌星四处看了看,他的位置处在降落点的中心位置,周围到处都是燃烧的篝火。有几个降落伞落到了篝火里,熊熊燃烧,不过却没有人叫嚷,只是默默地脱下降落伞包,然后迅速整理装备。

    “着地的士兵注意警戒,不要管降落伞!后续人员抓紧时间收集弹药箱,等所有人都降落之后,以这里为中心集合!”

    凌星大声喊叫,开始履行他的指挥职责,在这寂静的旷野上,声音传得很远。伞兵们一个个看起来非常沉着,最先落地的三个连负责向四周散开警戒,而后续的连队则开始整队,空降地域内军官们召集士兵和喊口令的声音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当最前面一批飞艇和运输机开始加速离开的时候,空降第一师近半的士兵已经着陆,后续的运输机,则像雁群一样在天空盘旋,除了空投伞兵之外,它们还会空投大量的带着降落伞的重武器和弹药箱。

    当一个个挂在降落伞下的长方形特制箱子落地之后,附近的伞兵以最快的速度奔过去,将它们一一收集起来。迫击炮、火箭筒和子弹、炮弹、手榴弹、备用枪支,再加上被伞兵紧紧抱在胸前的通用机枪,没有这些火力配给,空降部队很难与拥有城防优势的暹罗军对抗。

    过了大约一刻钟,明镜等本地洪兴社成员出现在伞兵们的视野里,负责警戒的伞兵随即将他们带到凌星面前。

    “报告,总参直属暹罗冲锋队第十九中队中队长明镜向将军报到。我们中队一共五个小队,全中队共二百八十人,在接下来的行动中,我们中队将接受将军调遣!”明镜有些激动地向凌星敬礼。

    凌星还了个礼,随即拉着明镜走到一边,轻声问道:“现在曼谷方面情况如何了?”

    明镜禀报:“暹罗第二十师、二十一师还堵在华区南北两翼,不过在昨天下午的进攻及稍后的空军打击中,两师损失惨重,对我们威胁不大。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目标是第二十二师,该师驻扎在城东大营,同时那里也是京畿警察总署所在地。另外,根据情报,从昨天下午开始,暹罗军政府主要成员便集中于维马尼克宫,一直没有出来,估计维马尼克宫已经成为了暹罗的军事指挥中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