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天的进攻失败之后,南诏军决定改换战术,他们不断派出小股部队接近城墙,一旦遭到攻击就撤回,等一会儿再派出去,此举的目的有两个,其一,通过不间断的袭扰增加守城士兵的疲惫;其二,让守军不胜其扰,派出军队出来追击,这样埋伏在附近的南诏军就可以趁机一拥而上,吃掉多少是多少。
南诏军队的有生力量依然充足,几十人上百人的小股部队他们可以不停得派、轮流派,保证各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,可守军不行,这样的袭扰战术让他们极为疲惫,即便实行士兵轮换也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。
林湛深知南诏军的目的,却也想不出解决之法,有几个冲动的将领请命主动出击也被他驳了回去,现在他们唯有咬牙坚持住,等待援军的到来。
事情发展到后面已是愈演愈烈,南诏军的袭扰从天明到天黑,再从天黑到天明,一天不断的要来回百余趟,守军士兵被折磨的疲惫不堪、精神萎靡,为了提醒士兵们振作,林湛整天整夜的带着兵在城墙上巡逻,督促士兵们时刻保持清醒,不要被敌军钻了空子。
有了他的督促,虽然让士兵们不敢懈怠,但也增加了他们的疲劳,这样不是长久之计,如果士兵们真的把身体累坏了,那还拿什么守城呢?林湛深深的担心着。
很快,他的担心就差点成为了现实,一天晚上,一队南诏军士兵趁黑摸到了城墙边上,就是因为守在那里的士兵不小心睡着了,幸好有另外的士兵注意到了,开火击退了南诏军,这才让事情有惊无险。
这个睡着的士兵本来事后要按照军律惩处,林湛却以情有可原免了他的刑罚,同时也把他调离了城墙,换别人补上。这也不是林湛法外开恩,夏朝法律从来说一不二,无论是有什么原因,犯了法就必要受到惩罚,林湛此举已经有违军律,而他之所以明知故犯,为的就是给守军保留下一份力量,现在的守军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可以坚守下去的力量。
此外,林湛不明白,按照路程,援兵应该早就到了,可直到现在也看不到他们的影子,给右天成军去了两封急信也没有回音,到底有什么事如此延误呢?他怎么也想不明白。
大概林湛怎么也不会想到,右天成军确实在路上,自从接到增援命令后他们就立刻开拔了,这几天他们几乎马不停蹄,日日都在路上,至于为什么还没有到?原因只有一个,那就是他们的进军目标并不是谅山要塞。
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,林湛觉得不能再等下去,他决定一边再修书一封给右天成军,另一边直接上书皇帝,请他下旨催促。
两封信写好之后正要让人发出去,一个等待已久的信使终于出现在了他的面前,正是来自右天成军,不过在见到林湛的第一眼却是笑道“上将军说,这时候大都护可能已经等不及了,要上书陛下了。那便请大都护阅过此信,若看完之后还想上书就请便吧!”说着,他双手将一封信呈上。
听着这个信使的语气,林湛有些不悦,怎么表现得这么满不在乎?像是完没有把谅山的安危放在心上一样,南宫冕到底在做些什么?!
但这些不满在他接过信看完之后却立刻烟消云散了,首先从字里行间的语气中可以确定这确实是出自南宫冕的手笔,接下来……他愣住了……
谅山要塞的攻防战进入了艰苦的第十天,从这天开始,南诏军重复了最初几天的大举进攻,因为他们确信通过数日的袭扰战术已经让守军身心俱疲了,这种效果也明显的体现在了战斗中。
比起最开始那几天的强劲,这回守军的反击显得软弱了很多,南诏军几乎可以轻而易举的突破到城墙下架起云梯向上进攻,给守军增添了沉重的压力。
又是一天的激战,当西斜的阳光照射在谅山要塞的城墙上,可见随处都是血迹斑斑,守军士兵们拄着刀,无力的跌坐在地上、大口喘息着,身上、脸上和刀上都沾染着血渍,眼角的余光望向倒在身边的同伴和敌人,很快又移开了。
谅山要塞依然在守军的手里,他们没有让南诏军再前进一步,完将他们挡在了城墙上,却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林湛带着一队亲兵行走在城墙上四下观察,今天一天他都在城墙上,与这些士兵一起抵挡南诏军的进攻,就是因为有他在,士兵们才有力气继续拼杀下去,但这些力气总有拼完的时候,再这样下去,他们还能在这里守几天呢?
矗立在城头,遥望着远远的蒙山,林湛紧紧的握住了刀鞘。
与守军不同,虽然南诏军还是没能攻破谅山,但他们也看到了,连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,他们终于更近了一步,这足够让他们的士气振作起来。
而在接下来的几天中,他们使出了新的计策,就是袭扰和力进攻的交错使用,比如说第一天用袭扰,第二天就力进攻,借此来消耗掉守军所剩不多的力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