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精彩小说网>网游小说>三国军神 > 第四十五章 东武阳名士
    陈平本是河东郡武阳人氏,他的子孙后来有一支迁徙到东郡,开枝散叶,后来慢慢分化成两脉。

    其中一脉就是濮阳陈家村,另外一脉,正是东武阳陈氏。

    两脉虽然分开,毕竟是血脉相连,仍旧有些联系。若是一脉支撑不下去,另外一脉也不会坐视不理。

    因此,几百年下来,陈家村才能够发展成为如此规模。

    老人们曾经为了激励族中后人,没少讲起祖先的辉煌与族中名人。其中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,那就是东武阳的陈宫。

    另外一脉,虽然也早已败落,但是却出了陈宫这么一个名满州郡的名士。

    所谓名士,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,还要有高尚的品德。

    可以说,这个时期能够闻名天下的名士,绝大多数都有真才实学,值得人们敬佩的。

    而陈宫,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陈宫性情刚直,足智多谋,不阿权贵,因为自身才华横溢,年少时就已经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,如今早已名满州郡。

    就连陈留边让,都对陈宫赞不绝口。

    边让少辩博,能属文,刚直不阿,天下知名;与陶丘洪、孔融并为后进之冠。年只二十余时,就被议郎蔡邕深深敬佩。

    陈宫曾经在边让门下求学,深得边让器重。正是因为边让的缘故,陈宫才能以一介寒士的身份跻身名士之列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何历史上曹操杀掉边让之后,陈宫就游说张邈等反叛曹操,迎吕布入兖州,并且竭力谋划与曹操为敌了。

    可以说,边让对于陈宫,就犹如桥玄对于陈旭。

    汉代以来,不管是游侠还是名士,都是有恩报恩,有仇报仇。特别是为了孝、义,更是如此。

    他一直呆在东武阳躬耕读书,东郡太守桥瑁,曾几次征辟陈宫,都被陈宫拒绝,如此一来,陈宫名气更大,就连东武阳县令见到陈宫,都要以礼相待。

    陈宫去过陈家村一次,那时他还尚未及冠,并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。

    等到陈宫出名以后,陈家村的长辈们全都以此为荣,并教导陈家村子弟要好好向陈宫学习。

    这时陈旭才想到,为何黄巾军会在东武阳大败了。如果有陈宫这个三国牛人在那里,定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黄巾军攻破城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