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天启🇿🞕说如果岳飞在大明也会被处死时,高攀龙和刘宗周脸上都露出奇怪的表情.天启知道他🕟们心里一时难以接受,于是轻轻地说:“岳飞是因为死了才被评定为武将中的忠臣楷模,假如他没死,而是继续不听朝廷的命令跟朝廷对着干,谁敢保证他不会成为董卓、侯景那样的叛逆?难道他背上的那四个字就能担保吗?朝廷的军队被冠以‘岳家军’之🆟🐶名,这已经很犯忌讳了,加上一再不听命令,这样的人不死天下就没有该死的人了!”

    刘宗周这时叹了口气说:“也许一个人只有死了才能盖棺定论,白居易的诗中有云:‘周公恐惧流言📱🞧🖡日,王莽谦恭未篡时‰使用访问本站。向使当初身便死,一生真伪复谁知?’就说的这个♪🋎😎意思。”

    天启摇了摇头说:“白居易虽然看到了人心难测,但他还是想的是如何直接去衡量判定一个人,这就走进了死胡同,因为人是会变的。周公流放管叔、蔡叔时凭的是他的权威还有他自以为是的忠诚,🔎⛈并不是成王和🞣🕻集体的意愿,如果他当时死了肯定是大坏蛋没得跑,说不准满朝之人都会弹🐾冠相庆□莽礼贤下士获得几十万人的拥戴,他如果当时死了百姓肯定是如丧考妣,山河垂泪草木含悲举国哀悼。”

    刘宗周想了想说:“皇上说直接去判定一个人是走🇻🝭🎖进了🝯🎬死胡同,开始还说过应该就事论人,那皇上的意思是不是以后都只论事而不论人?”

    天启说:“朝中所有事务都可以用‘人做事’三个字📭🞅概括,不能单独论人或者论事,应该结合起来判定∞的意思是人变化得快无法准确衡量,事物变化得慢而且有理可循,所以应该论事为主论人为辅。我😜们来看养心殿外的地,你们看东南角很干燥而西北角还有水痕,这是为什么呢?”说完起身出🊵🔨🃊了殿门。

    谈敬等随侍太监还有刘宗周和高攀龙见天启出了殿门,急忙跟上前去站在台阶上顺着天启所指看过去,只见确实是殿前的东南角🆪地上干燥而远处的西北角有水渍。高攀龙想了想说:“想是昨晚下了点小雨,西北角地势🍏低所以雨水都是先聚集在西北角然后慢慢流走的原因。”

    天启说🇿🞕:“那么我们作个假设,如果现在命人在东南角倒十🃽几桶水倒地上,你们认为水会流向西北角吗?”

    高攀龙想了想说:😓🀹“雨水都是从稍高处🚨🕶流向稍低处,倒十几桶水肯定也不会变,除非中途有人用东西阻挡。”

    天启说:“💴🖅🐒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有理可🚨🕶循的,只要没有外力干预是可以预料和判定的。”

    高攀龙点了点头说:“应该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天启想了🚃🐪🂩想问♗:“在承天门外的长安街上行走的人,你们说有多少人会到养⚵🕬心殿来求见朕?”

    高攀龙说:“应该没有,或者说很少。”

    天启又问🚃🐪🂩道:“如果说某人穿过端门且进了午门,那么这人到养心殿来的可能大😊不大?”

    高攀龙说:“穿过端🌅☖门且进了午门,到养行殿的可能还是比较小,也许这人是向东去文华殿政务院,也可能向西去武英殿军务院,但总的来说比长安街上行走之人到养心殿的可能要大些。”

    刘宗周这时候说:“皇上,臣明白了,这♚人是在不断变化的,只能看清大趋势而无法准🇂🕮🌻确把握,事物的变化是有理可循容易掌握的,所以应该先定事再定人,官员的选拔过程也应该如此。”

    天启微笑着对刘宗周说:🁆“那我们进去坐下说,由刘大人说说🍊🆘怎么先定人后定事。🚠🔳”

    大家进屋坐下后刘宗周说:“皇上开始说不做事的人就不犯错,而且也表明了皇上今后会少做事只管维护和监管整个体制的运转。臣看皇上的布局💉🏽🟣是让政务院通过在各省、各州县以及各地粮库番库中获得的静态和动态报告,然后对全国的国情有个准确的了解,且这种了解每年都在更新。然后让圣学院和博学院在理论上和实际经验上提供协助,再然后让都察院选择监督,最后由皇上认可政务院实行,不知臣说得对不对?”

    天启点头说:“刘大人说得没错,在百🚨🕶姓中了解情况然后制定政策最后应用到百姓身上,符合以民为本的观点。”

    刘👆🆣👕宗周说:“既然是以民为本,那么官员都应该是为民办事了,进一步说廷推官员之前就要保证参与廷推的人都是能胜任的人,能力不够或者没有为民办事的想法之官员先就要排除在外。”

    天👆🆣👕启想了想说:🀭⛩🝄“刘大人的意思是你现在已经想好了,先用经过圣学院、博学院、都察院等制定的合理政策筛选,筛选合格的人再拿到朝堂上廷推,这样一来无论最后选的是谁都是能够胜任的人,而且这个人因为是当🍏场推选出来的,还不会有人说朕不公平,是这个意思吗?”